作者:admin
时间:2017-09-11 11:04:12
评价:0条
2017年9月7日-9月9日于北京东灵山大样样地,魏玉莲副研究员及组内学生李通、李俊凝、王雪蔚一行4人对北京东灵山大样地的大型木生真菌多样性及倒木情况进行了考察。采集标本百余号,样地倒木记录十余种。
东灵山20ha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动态监测样地(以下简称东灵山样地, 缩写DLS) 位于清水镇小龙门森林公园保护区中心地带,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4.8℃, 最热月(7月) 平均温度18.3℃, 最冷月(1 月) 平均温度–10.1℃。样地土壤以山地棕壤为主。植被为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 群落发育良好。群落灌木较多, 乔木可高达20 m, 垂直结构复杂, 成层现象较明显, 一般可分4层, 主林层(≥ 9 m)、次林层(≥ 4 m, < 9 m)、灌木层(<4 m, ≥0.5 m)和草本层(<0.5 m)。样地南北长500 m, 东西宽400 m。地形复杂,最高海拔为1,509.3 m, 最低海拔为1,290.0 m, 平均海拔为1,395 m, 最大高差为219.3 m (图1)。地势较陡, 坡度范围20°–60°。
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木生真菌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此次采样和野外考察主要是调查倒木和木腐真菌的数量,进行样地的直接定位,根据样地调查的规则,记录了倒木种类和数量,记录并采集了大量木腐真菌,从而为后期判断木腐真菌和倒木之间的生态模型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并能为森林的动态变化监测以及木腐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的角色有更加清晰明显的定位和认知,从而更好的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更好的造福人类,服务社会,保护自然。
关键字:东灵山、样地考察
文章评论:0条评价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地 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 编:110016
电 话:(+86 024) 83970348
©2017-2020 中科院沈阳生态所,【辽ICP备05000862号-4】 网站统计
技术支持:沈阳蓝德科技